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小人物,七十多歲了,想趁你們這幾日在多倫多出席論壇討論香港的機會,向你們提出一個請求。
我只受過中學教育,表達能力更遠遠不及輿論界的眾多KOL,我公開說話會怯場,平時說話亦欠條理,不夠清晰。
我想向你們談成立「香港議會」。
「香港議會」的構想是認認真真的,參與者可以是以萬計、以十萬人計,決不是玩煮飯仔,決不是在吹水,絕不含糊,是認認真真的。
兩年前,中共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,好痛心的說,我認為海外抗爭虛度了兩年,再虛度下去,結果恐怕將與中國海外民運一樣,三十多年來一事無成。
這個議會構想是在困厄中冒出來,從提出構想以來就沒有多少人看好,受到輿論冷淡對待,得不到KOL宣傳,看不到媒體包括KOL報導。
從輿論這個角度看,這個構想就只有極少數人當真,但恕我囉囌,「香港議會」絕對不是玩煮飯仔。
這個構想經過該有半年,有名有姓者如袁爸爸袁弓夷和龔小夏博士,我反覆講,無名無姓的包括我和不明數目的支持者,不斷聽,不停思索,但現在看來,知道這個構想,和支持這個構想的人有多少,還是個疑問。
但我敢說,我身邊表示支持成立議會的同路人朋友,大家的態度都是認認真真,我們持續討論,與認識的同路人朋友討論,亦將會落實到鼓勵參選、提名候選人,看政綱聽辯論,以至鼓勵親友投票,因為投票也是參與,只要是香港人,都可以參與,投票就是參與。
我身邊的同路人朋友將以力求完美的態度來對待這個議會,像對待一個得來不易的baby,悉心照料、扶養,以及監督批評,例如監察議員,議員必須具有嚴謹的行為操守,免遭話柄、攻擊,就如不容污垢落在baby的臉上、身上。
這個議會從構想到成立,就像一個不孕、難孕的媽媽,最後誕下她的 baby。
當然,在設計方面,新生的議會總是備受關注,過了幾十年上百年之後,可能不再是這樣,但這是後話。
如果我們這個議會制度現在仍處籌建新生的階段,建設得好,將可以為未來減免甩漏。
海外黃營的KOL們,相信你們都是有心人,一起也參與,好嗎?我懇切的希望你們能夠站出來,宣傳推廣成立「香港議會」。